首页 乡村振兴 农村振兴(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)

农村振兴(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)

“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。李锦柱表示,项目涵盖智慧农业、健康食品、乡村旅游、教育培训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,是小岗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。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离不开三产的发展和配合。其中,不断

农村振兴(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)

走进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”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,记者看到一片熙熙攘攘的生产景象:大米深加工企业机器轰鸣,成袋的稻谷大米从这里奔向千家万户的餐桌,公司发展进入“快车道”;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已建成投产,进入集约化生产;新签的食品项目正在建设中…

“产业振兴是全面振兴乡村的基础和关键。” 凤阳县委常委、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金柱向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介绍。致力于优化第一产业、壮大第二产业、繁荣第三产业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
在安徽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,一袋袋“小岗”大米历经多道工序,陆续下线,奔赴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
乡村振兴农村现状_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_农村振兴

“现在公司的订单已经‘吃饱了’,生产线全面开工,今年产值有望达到1.5亿元农村振兴,同比增长20%以上。” 安徽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伟龙表示,公司与安徽滁州、合肥等地合作经营实体,建立4万多亩优质大米基地,严格按照按照优质大米生产法规要求,实行订单生产,保证了公司原料的稳定供应。

不远处,安徽小港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也在紧张生产中。公司副总经理何卫平告诉记者,公司占地面积280亩,目前年产值已达5亿元左右。整个公司员工约600人,其中约500人是附近村民。公司还就近采购一些黑豆、大米等原料,年采购量约3000万元。

新企业新项目不断增加。今年4月,小岗村举行了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重点项目启动仪式。项目12个,总投资35亿元。李金柱表示,该项目涵盖智慧农业、健康食品、乡村旅游、教育培训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。

乡村振兴农村现状_农村振兴_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

不仅引导第二产业跑出“加速度”,小岗村也紧紧抓住第一产业不放。

中共二十大代表、小岗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周群智在小岗村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,向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,探讨推进乡村振兴:高标准农田整治提升、吸引更多产业项目、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。”要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努力实现粮食品种多、种好粮。”

田间,收割完水稻,小岗村有的村民正在犁地、耙地,有的在播种小麦、油菜,有的在忙于田间管理。

乡村振兴农村现状_农村振兴_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

在北大荒农服集团凤阳小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生产基地,记者看到,新设备遍布田间。“这是风吸式杀虫灯,今年安装了50盏灯,全部采用物理杀虫农村振兴,实现绿色种植,有助于提高粮食品质。” 公司总经理助理闫大明介绍,在今年的秋粮生产中,公司首次与粮油加工企业合作,全面种植优质水稻品种。

周群智向记者介绍,近年来,全村共完成近年高标准农田建设1.3万亩。加大支农力度,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。

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合作。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了解到,近年来,小岗村乡村旅游、教育培训、农村电商等农村服务业发展壮大。其中,继续完善旅游产业链,推进农旅融合,助力产业振兴。

农村振兴_乡村振兴农村现状_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

走进小岗村小韩庄特色民宿项目工地,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。这里不仅有布置舒适的客房,更有农家特色小院星罗棋布中充满野趣的院落。项目负责人孙飚表示,该项目是小岗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。聚焦特色民宿、非遗、教育培训等主题。今年3月开工建设,预计明年春节前建成投产。

教育培训和乡村文化建设要出成绩,是雷松林的奋斗目标。他是小岗村医生工作站的站长。一年多前,小岗村医生工作站成立。来自世界各地、不同学科的17位博士齐聚一堂,围绕产业发展、乡村旅游等方面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。

安徽财经大学雷松林说,四年前,他因为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,“结识”了小岗村。今年3月,他决定扎根小岗,受邀担任凤阳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负责教育培训工作。

农村振兴_2006年农村振兴计划考研加分_乡村振兴农村现状

“今天,有49名学生来到这里参加专题培训班。我们将在近期举办多场培训活动,并与多所高校开展战略合作。” “三农”专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,规划设计小岗村红色写生基地…

在产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带动下,小岗村村民的生活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2021年,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220万元的新高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。

李金柱表示,下一步,小岗村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,抓好粮食生产,壮大农村特色产业,抓好结合农业和旅游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
“村里的产业发展了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,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。” 在自家农家忙忙碌碌的“大承包”组长关友江说,“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了!” (记者 姜刚 朱青 金健黄博涵)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乡村网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xiangcun123.cn/903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作者: admin201988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175810739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3378941327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